福建工程學院:挖掘校史紅色資源 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2020年11月10日15:55  來源:人民網(wǎng)-福建頻道
 

“烈士的碧血灑在閩東的山山水水,絢麗的光輝映照在福工校園,那絢麗的光輝就是英烈的忠魂,福工師生將永遠緬懷烈士英勇的事跡,踏著先輩的足跡,砥礪前行……”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之際,福建工程學院舉行了馬立峰烈士校園雕像落成揭幕儀式。從此,美麗的福工校園多了一處瞻仰烈士光輝形象,緬懷革命先烈,砥礪初心使命的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陣地。

馬立峰塑像揭幕儀式 福建工程學院供圖

馬立峰于1928年考入學校前身福州理工學校公路專修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畢業(yè)留校任教并在校內建立黨支部,成為學校第一位黨支部書記。1930年,馬立峰投入到火熱的閩東革命斗爭中,與葉飛、陶鑄、鄧子恢、詹如柏、曾志等并肩戰(zhàn)斗,先后擔任福安縣委書記、福安中心縣委書記、閩東工農游擊第一支隊政委、中共閩東特委委員、閩東蘇維埃政府主席等職務,領導和參與了以“五抗斗爭”為中心的農民運動、著名的“蘭田暴動”、共同領導創(chuàng)建了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團,成立了閩東蘇維埃政權,開創(chuàng)了閩東紅色革命根據(jù)地。1934年10月開始,由于敵人調集重兵進行圍剿,反圍剿失利后,馬立峰帶領紅三團堅持蘇區(qū)斗爭,牽制敵人,掩護紅軍主力突圍。后由于叛徒出賣,在敵人突然襲擊中,馬立峰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在馬立峰雕塑小廣場舉行主題團日活動 福建工程學院供圖

福建工程學院充分挖掘、利用校史蘊含的豐富紅色資源,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將其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和愛校榮校教育資源,宣傳片宣傳、校史館展示、“立峰路”命名、雕塑落成、微電影《接力》拍攝、手繪本編印、黨課、團課……,廣大同學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接續(xù)了傳承。

除了馬立峰之外,學校還不斷搜集、整理、挖掘、凝練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文化先驅鄒韜奮、“航空報國”的飛豹戰(zhàn)斗機總設計師陳一堅、敢為人先、勇攀高峰,新中國超高壓帶電作業(yè)第一人鄭代雨等杰出校友的事跡中蘊含的紅色教育元素,扎實開展“四史”教育。這種可親可感、校本化的教育模式,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有效度。(福建工程學院)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