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傳承民族品格 捐贈文化凝聚廈大力量

2020年08月17日13: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屹立于東南之濱的廈門大學曾被譽為“南方之強”,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興建的綜合性大學。廈門大學的創(chuàng)辦歷程波瀾壯闊,天然環(huán)境鐘靈毓秀,內在精神源遠流長,人文情懷深沉寬廣,文化底蘊淳樸厚重。在中國近現代教育發(fā)展史上,廈門大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百年學府的創(chuàng)辦者,陳嘉庚先生立校甫始便將“公、忠、毅、誠”的高尚品格和“興學報國”的愛國情操融入廈門大學的精神血脈,沉淀為世代流芳的人文基因!凹胃瘛币試液兔褡鍨橹,深懷愛國之情,堅守報國之志。

受“嘉庚精神”影響,近百年來,一批批愛國華僑、社會賢達和廈大師生捐資興學,永續(xù)接力,圖振中華,書就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代代“廈大人”發(fā)憤圖強,前赴后繼,蔚然成風,譜寫出壯麗恢宏的大愛華章。漫步廈門大學校園,徘徊亭臺樓宇,瞻仰名人雕塑,品讀石刻碑銘,宛若徜徉于捐贈文化歷史博物館。每一片磚瓦、每一寸草木,都傾訴著感人至深的捐贈故事,見證著深沉熾熱的愛國情懷。正如廈大的;āP凰花,濃郁端莊、堅毅奔放、花開兩季、熱烈明艷的自然屬性,天然契合了“廈大人”精神內核:赤誠報國,感恩傳承,自強不息,追求至善。

胸懷祖國 矢愿宏圖(1921年—1937年)

16載,是歷史長河的一瞬,卻是廈門大學從無到有的關鍵年輪;16載,承載了陳嘉庚先生創(chuàng)辦實業(yè)的全部所得,凝聚了他報效祖國的滿腔情懷;16載,諸多南洋僑賢并肩同行,捐獻愛心,共襄教育報國偉大壯舉;16載,錘煉了廈大止于至善的文化筋骨,鋪就了廈大自強不息的發(fā)展鴻基。

1919年,陳嘉庚先生抱著“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的信念,在家鄉(xiāng)慷慨認捐400萬銀元籌辦廈門大學。其中,100萬元作為籌辦費用,300萬元作為日常費用,這是他創(chuàng)辦實業(yè)所積累的全部家財。1921年,廈門大學正式創(chuàng)辦,秉持“研究高深學問,養(yǎng)成專門人才,闡揚世界文化”的宗旨,期望“能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為吾國放一異彩”。

后來,受世界經濟危機沖擊,陳嘉庚先生的企業(yè)受到重大影響。他先后出售橡膠園、公司股本和三座豪華大廈,苦撐廈大運轉。陳敬賢、黃奕住、曾江水、葉玉堆、李光前、黃廷元、陳六使、陳延謙、李俊承、殷碧霞等一批愛國華僑仗義相助,熱心支持建設廈大——捐經費、建校舍、攬名師、獻圖書、制校規(guī)、審校訓、定校歌,為廈門大學發(fā)展不遺余力,在逆境中堅守正義,彰顯了偉大人格和高尚道德。如今,廈門大學創(chuàng)立時期的各位先賢雕像矗立在廈門大學各大校區(qū),成為學校開展感恩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內遷閩西 烽火南強(1937年—1945年)

8年,中華兒女熬過日寇鐵幕籠罩的暗夜,迎來光明;8年,廈門大學內遷閩西,弦歌不輟!皬B大人”在山城長汀破土扎根,開枝散葉,堅忍不拔,自強辦學,展現了民族存亡之際的愛國操守與救國信念。

追憶那段苦難輝煌的歲月,“廈大人”不會忘記漳州校友勇力護持,江河阻絕,關山難越,廈大龍溪同學會全力做好母校師生中轉接待和物資轉運,功不可沒;“廈大人”不會忘記長汀人民無私幫助,捐校舍、獻寢室、送米菜,與廈大師生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結下深厚情誼;“廈大人”不會忘記一批學高身正的碩彥鴻儒奔赴廈大,奮發(fā)圖強,共創(chuàng)榮光。薩本棟校長躬身垂范,帶領烽火中的廈大師生迸發(fā)出了別樣的奮斗激情,形成了勤奮、樸實、嚴謹、和睦的優(yōu)良風氣,贏得了“南方之強”的美譽,被贊為“東南最高學府”“國內最完備大學之一”。

硝煙下的長汀歲月磨礪了廈大師生意志,淬煉出一大批品正學高優(yōu)秀學子,畢業(yè)多年后,他們始終惦念廈大,不忘回饋母校。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痹S多老校友將畢生積蓄捐贈母校,建設大樓、捐設獎教獎助學金、教育發(fā)展基金,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報母校栽培,傳承“嘉庚精神”。歲月蹉跎,記憶永恒,廈門大學已成為長汀時期老校友永遠的精神家園。

同心協力 重建校舍(1949年—1956年)

7年,同心協力,踐行教育報國初心,用如椽大筆為廈大擘畫新姿。1949年,陳嘉庚先生回歸故里,接續(xù)興學夙愿。

1950年11月,陳嘉庚先生在女婿李光前無償捐贈下開始修復被敵機炸毀的廈大校舍,并予擴建。從設計、繪圖、備料至施工,他事必躬親,一絲不茍,特地成立建筑部,招收閩南各地石匠、木匠、泥水匠1000余人,先后設立510個基建工場;石料就地開鑿,木材山區(qū)采購;在漳州市龍海市榜山鎮(zhèn)平寧村產地,特別燒制帶有榫卯結構橙紅色瓦片,以應對臺風等災害天氣,后人稱之為“嘉庚瓦”,這也成為廈門大學特殊文化意象。

從1950年至1955年,擴建新校舍共計25幢,建筑面積59057平方米,使用面積38365平方米,使得廈大建筑總面積較之先前擴增一倍。建南樓群、芙蓉樓群、南光樓群和上弦場均已成為廈門大學標志性建筑,“南光”“國光”“豐庭”“成義”“成智”“成偉”“競豐”等樓宇均已成為廈門大學經典文化符號。

沐浴著新中國麗日和風,一座座紅磚綠瓦、白石朱頂的高樓在廈大校園拔地而起,聳立于雄偉的五老峰前、秀美的鷺江水畔,成為廈門大學獨具特色的文化標識。

比肩增華 聚愛廈大(1979年—2005年)

26年,斗轉星移,萬物乾坤,改革春風吹遍中華大地,東方巨龍迎來蓄勢騰飛蓬勃姿態(tài);26年,國門大開,四海交融,眾多愛國華僑、港澳同胞用一筆筆慷慨捐贈共譜心懷桑梓、愛國榮校的交響。

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地華僑、校友也紛紛聚愛廈大,增光添彩。新加坡李氏基金陸續(xù)捐資修繕建南樓群和石板路面,使其煥然一新,并捐資建設廈大“李光前醫(yī)學院”“陳愛禮國際護理學院”。此外,“桂華山樓”“華僑之家”“逸夫樓”“克立樓”“建文樓”“自欽樓”“蔡清潔樓”“聯興樓”“頌恩樓”“保欣麗英樓”“鐘銘選樓”“祖營樓”“成楓樓”“李文正樓”“亦玄館”“明培體育館”“王清明游泳館”“鐘林美廣場”“西村校門”等一座座傾注著愛國愛校情懷的大樓、建筑崛地而起。海內外華人華僑、各地校友會校友、企事業(yè)單位、社會愛心人士還爭相捐設“廈門大學醫(yī)學院基金”“廈門大學呂振萬書籍出版基金”“陳德仁廈門大學育才基金”“施子清中青年教師培養(yǎng)基金”等發(fā)展基金、獎教學金和設備物資。

這些大愛善心與“嘉庚精神”共同凝聚成愛國榮鄉(xiāng)、教育報國的滔滔江水,滲透于廈大每一寸土地,滋養(yǎng)著校園每一棵樹木花草。

繼往開來 薪火相傳(2006年以來)

曾經,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為國儲才;而今,社會各界感念高義,薪火續(xù)傳。廈門大學培養(yǎng)的時代精英迅速崛起,與眾多社會愛心人士一道,反哺廈大,奉獻國家。積水成河,聚沙成塔,在廣大校友、社會賢達持續(xù)捐助下,廈門大學定基“思明”,牽手“漳港”,擁抱“翔安”,開拓“馬來”,啟航“嘉庚”,形成了鳳凰花開、五瓣同祥的恢宏格局。

一座座樓宇傾注著濃濃大愛,一片片磚瓦鐫刻著殷殷深情,一項項基金承載著款款熱忱。自2006年廈門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成立以來,各類社會捐贈紛至沓來,不計其數。社會各界的捐助猶如涓涓細流匯愛廈園,聚成波光瀲滟的“思源谷”,潤澤著一代又一代廈大師生的心田。

“廈大人”對母校的這份眷戀不僅影響著一代代廈大學子,也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廈大校友的親人接力傳承,捐資助力廈大建設與發(fā)展,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走進新時代,“南強學子”陸續(xù)崛起,捐助廈門大學的新生力量層出不窮。來自工商界、企業(yè)界、金融界等社會各界的“廈大人”德業(yè)并進,百花齊放,感恩圖報,絡繹不絕;又有1979級國貿系全體同學、1986級“鳳凰花季”、1988級校友聯誼會、EMBA 2013級全體校友、廈大全球金融校友聯合會等以集體名義成立專項基金,奉獻愛心,傳承榮光,匯成愛校榮教的滾滾洪流,襄助廈大建設與發(fā)展。

思明校區(qū)內,科學藝術中心、德貞樓、莊漢水樓、林梧桐樓等秀立芙蓉湖畔,輝映山海之間;翔安校區(qū)里,德旺圖書館、愛秋體育館、愛禮樓、文宣樓、橢圓樓、學武樓、坤鑾樓、莊瑾樓、和木樓、超珍樓、希平樓、金泉樓、躍進樓、林積燦樓、曾憲梓樓、黃朝陽樓、周隆泉樓、南存鈿樓等層見疊出,花團錦簇;滿載著眾多校友款款深情的科考船“嘉庚”號2016年起錨入海,探秘深藍,迎風遠航,破浪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承載著“廈大人”滿腔赤誠的廈大馬來西亞分校正式辦學,它是近一個世紀以來,廈門大學感恩文化的具體實踐與成果,是中國公立大學走向海外辦學的先行者,是踐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辦學結余將分文不取,全部用于馬來西亞分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鞍傩沾髽恰薄吧铎o樓”“忠禮樓”“戴良業(yè)樓”“陳華春音樂廳”等,一座座高樓聳立在廈大馬來西亞分校校園,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撐起了讀書、科研的靜謐與安寧。

各樣的捐贈故事,訴說同樣的情懷,同樣的思源奉獻,匯成一首大愛的歌!凹胃瘛币阎哺皬B大人”靈魂深處,如同火紅的鳳凰花,在一代代存善心、樂善行的愛國華僑、社會賢達、廈大校友及親人身上綻放出美麗濃艷的光彩。一樁樁飽含深情的善心義舉永銘廈大發(fā)展史冊,為廣大師生代代頌揚。

嘉庚精神 民族光輝

感恩教育是廈門大學醇厚久遠的辦學傳統(tǒng),是廈門大學獨特魅力精神特質的歷史彰顯。“嘉庚精神”賦予廈大鮮亮的愛國底色,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不朽豐碑,是廈大校友共同的文化基因,傳承“嘉庚精神”,是以一流的文化增強師生的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提升校友的凝聚力、向心力、創(chuàng)造力,將匯集成建設一流大學的磅礴力量。

作為感恩的節(jié)日,悠久的校慶傳統(tǒng)貫穿百年來的每一個時期,即便是最為艱難的長汀歲月也從未間斷,清明祭掃,感念先賢,為先輩樹碑,為賢達立傳,感懷恩澤,“嘉庚獎”“南強獎”的頒授,銘記功績,激勵后人,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畢業(yè)典禮的臨別寄語,呼喚傳承,校史館鮮明的主題,“愛國、革命、自強、科學”四種精神的提煉,《嘉庚頌》《南強頌》《哥德巴赫猜想》《南強紅箋》等文化精品的鍛造,每個細節(jié)與具體實踐無不記錄著廈門大學對“嘉庚精神”的弘揚,浸潤于廈門大學的發(fā)展。傳承嘉庚精神,讓一代代“廈大人”秉承感恩感懷之心、愛校榮校之情,用理想與信念不斷汲取信心和力量,用創(chuàng)新與實踐不斷豐富其精神內涵,已成為“廈大人”不斷前行、追求卓越的指引。

一磚一瓦筑成百年偉業(yè),一花一木繪出絢爛春天!凹胃瘛笔菑B大的,也是民族的,是貫穿廈門大學百年歷程的精神靈魂,是激勵廈大師生勇往直前的強大力源。捐贈文化是“廈大人”一個世紀的習慣養(yǎng)成,是融進骨血的基因傳承和內在品質!凹胃瘛迸c捐贈文化共同凝聚成廈門大學獨特深厚的文化品格。

木本水源,光前裕后,鳳凰花開,世紀流芳;仨鴼v史,“廈大人”始終感懷陳嘉庚先生的初心宏愿,前赴后繼,砥礪前行,形成了捐資興學、盡忠報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展望未來,“廈大人”將傳承歷史榮光,弘揚“嘉庚精神”,傳播捐贈文化,凝心聚力,踔厲奮發(fā)新百年、新征程。這份堅定執(zhí)著如同火紅的鳳凰花,將與廈門大學春秋與共,世紀相伴。

數據來源:廈門大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10日 第 05 版)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