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構建網絡矩陣 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

2020年07月24日11:0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基于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政的要求,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輔導員王華老師創(chuàng)立了網絡思政教育平臺“輔導員王sir”!拜o導員王sir”以微信、易班、微博等網絡平臺為陣地,借用互聯網平臺在時政熱點、校園管理、大學生生活等多個方面為大學生答疑解惑,助力培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建好優(yōu)秀團隊,專注目標群體

網絡平臺想要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需要一個優(yōu)秀的運營團隊!拜o導員王sir”在建立之初就成立了工作室,引入學生團隊,將輔導員視角和學生視角結合起來,并建立專業(yè)化的工作室制度與機制,定期召開運營團隊會議,討論平臺運營內容。為了帶好學生隊伍,工作室長期提供新媒體技能培訓,賦予新媒體新的生命活力。

除此之外,運營團隊對目標群體的精準定位也為平臺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基礎。從階段上看,“輔導員王sir”網絡平臺在初期僅定位于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學生,中期擴展到廈門大學全體學生,最終輻射到福建地區(qū)各大高校學生乃至全國大學生。從地域上看,在廈門大學內部,基于思明和翔安兩個校區(qū)的區(qū)隔,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充分考慮兩校區(qū)之間學生間的差異,既注重思明校區(qū)學生文藝小清新的特性,又把握了翔安校區(qū)同學科學務實的特點。

抓好平臺建設,服務學生需求

“輔導員王sir”工作室在探究如何在學生當中形成良好影響力的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微信、易班、微博”三位一體聯動機制。根據不同平臺的特點調整主要面向,尋求影響力的最大化。具體而言,微信主要面向親朋好友、易班主要面向在校大學生、微博面向整個社會、微信公眾號主要面向廈門大學全校大學生,易班公眾號主要面向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各平臺之間并非完全區(qū)隔,而是推送制作互相連接,消息實時反饋,并最終形成了“輔導員王sir”網絡平臺的組合拳。

平臺在建立之初通過設計卡通形象,以幽默、生動、活潑的形象展示大家面前,令人耳目一新。以創(chuàng)新為標簽發(fā)揮青年的能動性,利用網絡開展寓教于樂的思政教育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除了線上工作之外,工作室還開展相應的線下活動,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業(yè)團隊出謀劃策,宣傳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做好思政教育,注重后勤保障

“輔導員王sir”網絡平臺將校園管理的重點、學生需求的痛點與當下社會的熱點與文章相結合,堅持用年輕人的語言寫文章,用活潑的圖文做推送,用有趣的內容吸引同學。平臺致力于解決同學們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成長教育問題,形成了“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意思”三個標識,改變了學生們對思政教育抽象、枯燥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輔導員王sir”對思政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有賴于強大的后勤保障體系。工作室成員均經嚴格選拔且接受長期的相關技能培訓,各司其職,使得平臺得以有序運作。獎勵制度則調動了每個成員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達到了提高網絡平臺的內容創(chuàng)作與建設水平的預期效果。這些舉措共同促進了網絡育人長效機制的形成。

高校輔導員聯盟轉載了平臺文章 廈門大學供圖

據了解,公共號每周撰寫博文在易班平臺上發(fā)布,用網絡渠道促進師生之間的零距離溝通。除了線上的活動,公共號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制作“經院|易·軍訓”、“母親節(jié)|易起說愛你”“易建言|芙蓉宿舍樓園區(qū)改造建言獻策”等貼近學生、關愛學生的主題活動,組織易班工作站同學為經濟學院新生線上答疑解惑,極大地提升了“輔導員王sir”易班公眾號的影響力。2016年12月,王華老師獲得了教育部“年度十佳易班輔導員”稱號。

教育部十佳易班輔導員榮譽證書 廈門大學供圖

“輔導員王sir”網絡平臺注重利用網絡開展寓教于樂的思政教育,善于利用同學之間的故事、歷史事件、最新社會事件等題材撰寫文章,推送內容豐富又極具趣味性。工作室以創(chuàng)新為標簽,支持和激勵所有成員的創(chuàng)新想法,充分發(fā)揮青年的主觀能動性,為成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搭建轉化為現實的平臺。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