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2月2日
地點: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
記錄者:許鏡清 福建省立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20200202,是個千年一遇的“對稱”日子。對于我們而言,在特別的日子里迎來了特別的任務,我們要轉戰(zhàn)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從“一線”到“火線”!敖疸y潭”是抗擊疫魔的前沿陣地,是離“炮火”最近,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1日晚宣誓動員大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安粌H要接下部隊的臨床工作,還要傳承部隊的硬朗作風和拼搏精神!备=ㄡt(yī)療隊領隊兼臨時黨委書記寧永鑫說道。動員會上還播放了與時間賽跑的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的感人事跡。今后,將與他并肩作戰(zhàn),我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述。
午時:整理裝備趕赴“火線” 聽到最多的話是“謝謝”
按計劃,2日11點30分,我們開始整理裝備。我們的老大姐、省立醫(yī)院的林璇主任一直擔心我們防護有紕漏,要求我們再帶上一整套裝備作為備用。
這是備用的防護裝備,有防護服、口罩、帽子、手套、鞋套、護目鏡等。許鏡清 供圖
12點10分,接送我們的公交車已在駐地門口等候。我所在的小組共四位醫(yī)生,來自于福建省內的不同醫(yī)院。駐地離金銀潭醫(yī)院路程大概9公里,二十分鐘左右可以到達。一路上,接送的司機師傅不停地感謝我們。其實,我們在武漢所到的每個地方,遇到的每個當地人,不論服務員、司機、當地醫(yī)護人員、病患或家屬,聽到最多的是一句“謝謝”。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到達金銀潭醫(yī)院時,我們正好遇上載滿支援武漢的醫(y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的車輛。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門口停著滿載馳援物資的大卡車。許鏡清 攝
未時:進入病區(qū)查房巡診 醫(yī)生是患者最踏實的依靠
我被分配在金銀潭醫(yī)院綜合四病區(qū)工作,有45個病人。下午2點,我們接到通知,有8個病人的核酸檢測可以取標本了。
為了早些熟悉工作環(huán)境與流程,我和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的李青醫(yī)生先進入病區(qū)!澳銈兪歉=▉淼陌伞薄案兄x你們啊”“保護好自己”……在病房走廊上散步的患者熱情地問候我們。告知他們即將查房的消息,他們馬上回到房間等候。
進入黃區(qū)(半污染區(qū))前,我們做好了充分的防護準備。許鏡清 供圖
“先看看我媽行嗎,她午飯沒吃,睡眠也不好,是不是病情加重了?”24床的患者指著23床的老人家說到。這是一對母女,同一天進來的,老人家不怎么說話,憂心忡忡的樣子。經過我們的反復開導,老人家終于開口了。
老人家顧慮很多,既擔心女兒,又擔心四處分隔的家人們。我們趕緊鼓勵她:“您放心,您的病情好轉了許多,馬上也可以復查核酸了,離出院也不遠了,外面情況也在好轉,一家人很快就能團圓的!
除了治療,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安撫患者。因為沒有家屬陪伴,醫(yī)護人員成為他們最踏實的依靠。
隔著護目鏡、面屏,雖然視線不太清晰,但仍能看到老人家緊鎖的眉頭逐漸松開,在女兒和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開始進食。
防護設備雖然厚重,卻不能拉開醫(yī)患之間的距離,因為真誠是打開心結最好的解藥。
戌時:生物鐘紊亂 提醒你下班的只有接班同事的反復催促
做完咽拭子檢測,接到通知,一位患者要轉到重癥監(jiān)護室了,我們護送患者到了另一棟病房。出大樓的那一刻,才意識到天黑了。
“幾點了?”一旁的護士問。
我說:“不知道,一直在忙,也沒注意時間!
這種沒有時刻表的忙碌狀態(tài)已經持續(xù)了幾天,生物鐘已不存在了,提醒你下班的只有接班同事的反復催促。
許鏡清(右一)和隊友在交接班時互相鼓勁。許鏡清 供圖
我在紅區(qū)(污染區(qū))待了將近六小時后,背上已濕透;氐骄G區(qū)(清潔區(qū))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接班的同事早已經來了。從進綠區(qū)的那一刻起,不斷有同事遞上八寶粥、牛奶、小面包……不過胃口全無,只有滿身的疲倦。
亥時:不能哭,相信我們的努力,武漢很快會綻放笑容
回到駐地,按規(guī)定洗了半小時澡,再打開手機,領導們、家人們、朋友們的叮囑祝福一涌而上。和家人視頻報平安,已到夜里10點。吃著可以算是宵夜的晚飯,看著窗外武漢的夜景。三環(huán)路仿佛被按了暫停鍵,空蕩蕩的,似乎在提醒:武漢還病著,任務還很艱巨。
這時,我腦子里頓時想起一句話:“不能哭,哭了口罩就失效了”。
但,請相信我們的努力,武漢很快就會再次綻放笑容。(整理:葉青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