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代合影,時光凝固。
-
傳承至今,這個古老的儀式,祭拜前,村民依然準備全豬、全羊、全雞、全鴨、全魚及果品等十余種祭品。
-
當天早上8點,村民就早早自發(fā)到宋氏祠堂,為十代同堂的慶典做準備。對他們而言,這個儀式,可見有多重。
-
下午,宋氏一族在十代人中選出最年長的為代表,坐上轎子,按從24代到33代"元 、尊 、崇 、孝、 友、 建、 立、 宏、 基、 忠"排輩,由族人抬著繞江口村游村一圈。
-
在宗親里,一切都要按輩分稱呼,以示尊重。 在宋氏一族中,輩分最長的當屬24代"元"字輩代表,宋鴻如。老頭子可有趣了,1956年入黨,又恰逢大兒子出生,雙喜臨門的他,特意給兒子取名宋光榮。 "入黨光榮,所以大兒子就取名'光榮'!" 這份"光榮"也是那個時代的印記。
-
25代"尊"字輩代表宋發(fā)棟,是宋氏一族年齡最大的老人,今年已經(jīng)108歲了。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從江口村遷居到臺灣新北市。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在閩侯老家開織布機廠的宋發(fā)棟把機器送到臺灣賣,時值解放戰(zhàn)爭打響,戰(zhàn)亂之下,宋發(fā)棟一家被迫留在了臺灣。
"我當時把太太和大兒子接到臺灣住,本想暫避些時日,沒想到從此就這么定居了下來。"
這些族人的故事,總可以看到沉淀在福建這片土地里的歷史。
-
"我老伴兒跟我一樣大,結(jié)婚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0多年,現(xiàn)在兒女都成年了,孫子都有了。"第26代"崇"字輩代表宋兆統(tǒng)喜滋滋地說。
宋兆統(tǒng)一家四代同堂,里里外外加起來有40多人。宋兆統(tǒng)說,現(xiàn)在衣食無憂,沒有什么特別的牽掛,就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的。
家和萬事興。人生最大的喜事。
-
99歲高齡的宋忠權(quán),是第27代"孝"字輩代表,他曾經(jīng)是一名地下情報工作者。談起當年的經(jīng)歷,宋忠權(quán)依然頗為感慨。當時,國民黨抓壯丁、欺凌百姓,而共產(chǎn)黨卻一直以解放老百姓為己任。宋忠權(quán)說,"所以我成為了共產(chǎn)黨的地下情報工作者,向共產(chǎn)黨傳遞關于國民黨的情報,解救國民黨抓來的人。"
"父親不讓我入黨,但是我一輩子都在為黨服務,這是一種信念!"宋忠權(quán)說,在他父親的觀念里,家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但他卻認為,國家使命是自己的第一準則。
這些從歷史走來的老人,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信念,總讓人動容。
-
第28代"友"字輩代表,95歲宋兆城的故事,則有點傷感。
19歲開始,他以賣布為生,那時的他,生意一度做到了臺灣去。再往后,他當起了農(nóng)民。而當人生走到30多歲時,老伴又離他而去。此后的他,沒有續(xù)弦。
"她是因為胃病去世的。"談到老伴兒,他的感傷溢于言表,"那時太窮,醫(yī)療水平也不如現(xiàn)在發(fā)達,如果放在現(xiàn)在,她可能就不會死了!"
在貧窮饑寒的年代,孤獨算得了什么呢?
-
有人困境,有人順境。世相總是百態(tài)。
宋天開是第29代"建"字輩代表,兒時的他,繼承了家里的紡織技術(shù),并開設了紡織廠。
后來趕上社會發(fā)展的大流,"做衣服的布料,做鞋子的無紡布,這類都是現(xiàn)在比較熱銷的。"宋天開也與時俱進地轉(zhuǎn)變思路,改做現(xiàn)代時興的布料。
這個紡織廠,在歲月的長河中保留了下來,現(xiàn)在由他的兒子繼承。
-
關于職業(yè)的定義,也是歷史的一個印記。聽聽第30代"立"字輩代表宋生基怎么話說當年。
"我在福州市柴油機總廠當了53年工人。"他說,"最早工資30多元,退休前300多元,如今退休金2800多元。"
對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有份穩(wěn)定的工資就是一份榮耀。
-
第31代繼承人,宋宏榮,是河北空軍第四航空學校的一名通訊員。
"人在文件在!"
這是宋宏榮到部隊第一天接到的任務。此后的五年時間里,他兢兢業(yè)業(yè),"我從來沒有丟失過一份機密文件!"
在軍旅生涯結(jié)束前,他還立了個三等功。
更讓他倍感驕傲的是,在江口村宋氏十代同堂中,第31代、第32代和第33代代表都來自他家。因此,宋宏榮一家成為宗族里大家都羨慕的家庭。
-
"好像我在族里的使命就是生出第10代,今年年初,終于'完成'了使命!"宋宏榮的兒子,也是第32代傳人宋基磊大笑不已。
他說,宗族意識是一個民族文化很重要的體現(xiàn)。在江口村這個小小的村莊里,宋氏一族血脈生生不息的使命一直都延續(xù)著。
他,就是這份傳承的一份子。
-
宋氏一族最小的代表,宋一麟,才剛滿4個月,是宋基磊的兒子。
"生一麟的時候,因為宮縮不夠,打了催產(chǎn)針,生了三天才出來。"宋一麟的母親說起生他的時候,還是驚心動魄,"好事多磨吧。"
作為宗族第十代傳人,宋一麟一出生就注定萬眾矚目。
江口村的老百姓說,這1100多年來,似乎就是為了等他降臨,實現(xiàn)十世同堂的團聚。
-
祭拜后,村民們圍著圓桌吃上了祠堂準備的大鍋飯。"村里很久沒有這么熱鬧了,這次我是特地從外地趕回來的,還是家鄉(xiāng)的飯好吃。"簡單的飯菜卻可以讓同一個宗脈,不同生活經(jīng)歷的人,吃得開開心心。
-
飯后,村民穿上準備繞村一圈的服裝,坐在桌上等候著。
-
高蹺隊伍穿著艷麗的服裝,正在做最后的彩排。
-
中午1點整,由800多名江口村村民組成的隊伍,開始繞村莊一圈。
-
在長長的游行隊伍最前面,赫然可見"十代同堂"的牌匾。時光無限,生命有限,傳承之路就這樣一走走過了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