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要大悲還是要超大悲?——我只是想問問,可以續(xù)悲嗎?”近來,一條關于星巴克在靈隱寺開店的微博不脛而走,一時之間,網民爭相調侃。有網友實地“探訪”,方知被忽悠了——這個星巴克其實跟靈隱寺的關系,就是它開在靈隱路上。其實,它距離靈隱寺的直線距離也要超過500米。 【詳細】
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是典型的西方餐飲文化。而無論是故宮,還是靈隱寺,都是我國獨具歷史文化內涵和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建筑群。星巴克入駐此兩家,是東西方文化“混搭”在一起,雖然時髦,但很不搭配,甚至有些大煞風景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慢慢分析開來,星巴克入駐靈隱寺,也并沒有傳說中那么惡劣。 【詳細】
讓星巴克成為“眾矢之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簡單了它是一杯咖啡,看復雜了它是一個文化符號!弊鳛椤懊绹⒉桓呒壍娘嬍澄幕妮d體和象征”,星巴克在故宮開店也曾被認定一種“文化侵略”,侵蝕了中國傳統文化。所謂驅逐星巴克的文化責任感和民族文化使命感,是否也只是自欺欺人? 【詳細】
2007年,星巴克在北京故宮開分店,同樣引來吐槽聲一片。最終迫于輿論的壓力,星巴克退出了故宮。這一事件當時被評為“2007年十大文化事件之一”。 【詳細】
對于“靈隱寺店”一事,工作人員諱莫如深,只是提供了一個聯系電話。撥通電話,對方稱是上海星巴克品牌公關。他否認了曾經取名為“靈隱寺店”,稱這是媒體的誤讀,其在工商注冊的名字為“星巴克靈隱路店”。而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微博,為9月21日“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星巴克江滬浙”發(fā)布的消息:“靈隱寺迎來美人魚,杭州靈隱寺門店將于明天開門迎客”。隨后網友跟帖調侃“你要大悲還是要續(xù)‘悲’”。 【詳細】
很多網友并不擔心“外來文化入侵”,認為反而是“自我毀滅”更讓人擔心,一位網友稱:現在許多人借佛教之名謀自己利益,佛門遭遇信任危機,這才是最可怕的。 【詳細】
在2007年,星巴克因為在故宮內的一家分店被認為“糟蹋中國文化”而在網上引發(fā)軒然大波。 當時,掀起風波的是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在《請星巴克從故宮里出去》的博客中,芮成鋼稱:“開在故宮附近或許可以,但開在故宮里面……實在太不合適。這不是全球化,只是糟蹋中國文化”,并以個人名義向星巴克總裁發(fā)出抗議,要求星巴克從故宮搬出去。
據報道,在芮成鋼的博客發(fā)表之前,星巴克已經在故宮開了六年,"許多人對此已見怪不怪",但正是這篇博客,"一石激起千層浪,超過百萬的網友立即表示支持"。有學者甚至認為,"故宮里的星巴克"侵犯了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它入駐故宮已經不是商業(yè)經營層面上的問題,實際上宣告著全球性的消費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空間的挪用。
雖然星巴克全球總裁當時回信給芮成鋼,稱"是抱著對紫禁城文化歷史傳統的尊重和高度敏感開設這家分店的",但事件最終以星巴克關閉這家分店、退出故宮而告終。
【詳細】
其實,星巴克賣得只是咖啡,一種飲料而已,既然靈隱寺容得下龍井茶,當然也能容下星巴克的咖啡。在全球經濟化大潮下,大家對待這些商業(yè)行為的態(tài)度應該更加寬容一些。大家要用一顆平常心、包容心來看待星巴克入駐林隱寺這件事。靈隱寺和星巴克代表了各自的文化,完全可以“和平共處”,游客各取所需,優(yōu)勢互補,形成雙方共贏的局面,這有何不可?常懷一顆包容之心,紛爭自會減少。 【詳細】
星巴克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的零售商,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9000家連鎖店。它不僅是市場化產物,更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它“入駐”靈隱寺,不僅是一個商業(yè)動作,更會讓靈隱寺的幽靜、古樸、厚重氛圍,受到騷擾和污染。我們并非的一味地反對以星巴克、麥當勞等為代表的外來文化,中西合璧是最好的期待結果,但保護本土傳統文化任重道遠。少一點商業(yè)味,多幾絲文化氣息,需要從細節(jié)下手營造。 【詳細】
在韓國的“故宮”景福宮,當地政府規(guī)定任何破壞傳統文化氣氛的飲食店都不能在宮殿區(qū)內申請開張,僅在門口設有飲料自動售賣機;而日本對古跡保護顯得更為保守,如擅自引入現代設備和產業(yè),文化古跡可能遭到“降級處理”,從公認的“國寶”“重要文化財”中除名。商業(yè)開發(fā)只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手段,如果做過了頭,只會讓名勝古跡染上更多銅臭氣!氯A網記者段菁菁
星巴克進駐靈隱寺,無論是拜金還是拜佛,星巴克肯定是能夠拜上一個大金佛。千年靈隱不可能被一杯咖啡所熏灼,但是這必定帶來新一輪的爭議。星巴克入住靈隱寺,隱不去的商業(yè)沖動,隱不掉的商來商往,但是最核心的可能還是在于我們的某些管理者太忽略掉了品牌作用。簡單看,星巴克它只是一杯咖啡,但是更多的時候它代表著另外一種文明可能正在某些程度上侵蝕著我們的傳統文明。——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春蔚
靈隱寺本身屬宗教場所,而寺院外的靈隱景區(qū)則歸屬杭州市園文局管理。景區(qū)開發(fā)自身的文化價值與商業(yè)價值,作為業(yè)主的機構引入星巴克似乎也無可厚非。
如何在文化傳統和商業(yè)開發(fā)之間尋找平衡點,一直是中國許多名勝古跡面臨的難題。反觀一些其他國家的做法:在韓國的“故宮”景福宮,當地政府規(guī)定任何破壞傳統文化氣氛的飲食店都不能在宮殿區(qū)內申請開張,僅在門口設有飲料自動售賣機;而日本對古跡保護顯得更為保守,如擅自引入現代設備和產業(yè),文化古跡可能遭到“降級處理”,從公認的"國寶""重要文化財"中除名。
名勝古跡的傳統文化氣息之所以被沖淡,應該反思的并不是多了一家星巴克或是其他洋品牌,而是過多的商業(yè)機構是否已超過服務游人的需要。畢竟,商業(yè)開發(fā)只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手段,如果做過了頭,只會讓名勝古跡染上更多銅臭氣。 【詳細】
我們并非一味地反對以星巴克、麥當勞等為代表的外來文化,能中西合璧當然是最好的期待結果,但保護本土傳統文化仍任重道遠。所以文化遺產還是應該與商業(yè)保持適當的距離,保持自身相對的文化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