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林長生:
剛才曾念長說到了,包括陳希我都是福建很優(yōu)秀的中長篇小說作家,也有很多中短篇小說作者。我今天采訪希我的時候提到福建小說比較弱,他也緊張了一下,馬上說你比較一下:至今不斷有好作品出現(xiàn)的,有福建這么強的隊伍嗎?楊少衡、陳希我、北北、須一瓜、青禾等等這些人全部幾十年有好作品。福建不見得就像大家說的出評論和散文,福建小說還是非常強的,“小說閩軍”這個詞對小說家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去年采訪曾念長,當時我們說福建也沒有得茅獎,也沒有得魯獎,啥時候能得諾貝爾獎。他說了文壇“孔雀東南飛”,獲獎作家已經(jīng)從北往南到江蘇,接下來風一吹過來就到福建了,就輪到我們了。所以我想我們應該樂觀的看待福建這種“愛拼會贏”的精神。
楊少衡: 就我個人來說,這些年我也寫了一些長篇小說,但是總的來說,我也感覺到,這十幾 年來,福建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進入到一個很好的時期。我們也可以看到取得的這些成果,我覺得是體現(xiàn)在中 短篇小說方面,福建在中短篇小說方面從比較薄弱的省份到現(xiàn)在應該說是受到了整個國家文壇的一種肯 定,小說方面取得了一個比較長足的發(fā)展,應該來說最多的能比較體現(xiàn)這種進步的是中短篇方面,相對 而言長篇就相對滯后。應該講,我們也在發(fā)展,但是和其他的長篇小說比較發(fā)達、繁榮的省份比起來, 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的有關(guān)方面,包括省里的領(lǐng)導、文聯(lián)、作協(xié)、文學院這些 部門都非常重視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推動長篇小說的發(fā)展,采取了各種措施,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應該說 對我們福建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主持人
林長生:
您自己創(chuàng)作這么多的官場小說,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這塊,您覺得自己是怎么樣打造出杰出
的小說的?
楊少衡: 我自己應該講在長篇這方面還沒有很火,應該講有一定的數(shù)量,但是我自己感覺和中 短篇沒有更多的可說的。我自己的長篇小說有兩個類型,一個是你剛剛提到的機關(guān)、官員題材,這個跟 我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系,因為我長期在基層機關(guān)工作,所以我對這些干部的情況比較熟悉,這些主要是中 短篇小說。長篇也寫過,包括《黨校同學》。我大概在明年年初有一本長篇叫做《風口浪尖》出來,這 個是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這個類型是屬于那種寫機關(guān)、寫官員的這樣一些作品。另外還有一類的 主要是寫我們福建的比較特殊的帶有歷史感的小說,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峽之痛》《地下黨》,大 概是這么兩種類型的小說。這大概是我對福建小說的一種理解,就是說我們面對的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做過 貢獻的作者,要非常重視我們自己的資源。像我個人的資源應該是我的生活經(jīng)歷,造成了對這些人、這 些事還有這方面的一些思考,我比較熟悉,所以我來寫這個。第二,我又生存在福建這塊土地,這塊土 地一個非常特殊的狀況,包括紅色資源,包括臺海資源,就是在對臺關(guān)系方面的獨特性,應該講這是一 個全國獨一無二的,也是我們福建獨一無二的,也是比其他的相關(guān)省份更有這方面的題材可挖。所以我 作為福建的作者,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講就是腳踩我們這塊土地,開拓我們的資源,我認為這可能也是作 為福建作者的一個共同選擇。
曾念長: 我是非常贊同希我老師說的福建小說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在全國應該能達到中上的水平。之前 我在研究新時期(1978年)以來福建文學的發(fā)展狀況,福建的長篇小說比較弱,但現(xiàn)在還不錯,包括 我們今天的成果也是一方面的證明。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做出策略性的反應,符合實際。這個長篇小 說是怎么來的,是從中短篇小說中拉出來的嗎?還是說我們能在福建這片土地上找到幾個天才作家,不 需要訓練就會寫?可能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確實有極少數(shù)小說家天生會寫長篇,但這種“天生” 也有待考證,比如普魯斯特沒寫什么中短篇,就創(chuàng)作了《追憶逝水年華》,非常大部頭的作品。但后來 他的《駁圣伯夫》,片段式的作品,也不能一下達成寫長篇的能力。 現(xiàn)在文學界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說法,認為長篇比中短篇好寫,顯然這受到當代文化工業(yè)的影響。確實, 拍電視劇比拍電影容易。但文學畢竟不是文化工業(yè),有特定的規(guī)律。長篇也絕對不會比中短篇小說好寫 ,當然如果沒有什么追求和高度,僅僅是講故事,那就沒什么難度。但文學可能不是這么一回事,不僅 僅是講故事。有的時候我想說,長篇小說就好比是一個鐘表,他必須是由非常精致的零部件構(gòu)成,而且 必須是嚴絲合縫的,這樣的長篇才是好長篇,這個對于多數(shù)的作家來講是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的,一般的 規(guī)律就是要在中短篇很扎實的基礎(chǔ)上再去寫長篇。從這個意義來講,我認為來探尋長篇小說珠穆朗瑪峰 ,在扶持、發(fā)現(xiàn)長篇小說作者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要再尋找一些有可能成為我們的長篇珠穆朗瑪峰出 現(xiàn)的苗子,一些優(yōu)秀的中短篇,我們可能也不能忽略。在一邊扶持長篇小說的過程中,要一邊發(fā)現(xiàn)那些 有潛質(zhì)的中短篇,只有這一部分作者成長起來,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像高翔部長提到的“功成不必 在我”。五年以后,目前這一部分寫長篇小說的人如果不寫了,我們還有新的長篇小說的作者出來。我 認為應該是雙管齊下的,就是在尋找扶持長篇小說的同時也要對寫中短篇小說的有潛質(zhì)的苗子給予足夠 的重視。
主持人
林長生:
我們覺得《收獲》作為一個重要的刊物,最近推出的“打榜單”當中,福建作家的長
篇、中篇、短篇有四篇上榜,這是非常難得的成就。《收獲》是國內(nèi)比較著名的文學刊物,那如果我們
要攀登珠穆朗瑪峰這文學最高峰,你認為福建還有哪些可努力的空間?